《宿州市农业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晓黎,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科副科长杨磊
参会媒体:拂晓报|宿州广播电视台|中安在线|宿州发布|宿州发布网
发布时间:2021年9月13日
发布地点:宿州市农业农村局会议室
发布单位:宿州市政府新闻办
发布摘要:解读《宿州市农业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发布会详情
会场
主持人: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本场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晓黎,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科副科长杨磊,向大家解读《宿州市农业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参加本场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拂晓报、宿州广播电视台、中安在线、宿州发布、宿州发布网。感谢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的到来。
首先,请王局长解读《宿州市农业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晓黎
王晓黎:
新闻界的朋友们,上午好!
下面,我代表宿州市农业农村局,将我市编制出台的《宿州市农业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向社会公众进行政策解读。
一、《方案》编制的背景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央、省委和市委先后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今年4月,王清宪省长对加强农业产业化工作做出重要批示,随后省农业农村厅出台了《关于抓紧编制农业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市把编制农业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作为推动产业振兴的有力抓手。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加快拟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了明确要求。据此,市农业农村局于2021年5月初启动《方案》编制工作。
二、《方案》编制的依据
《方案》主要依据《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安徽省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宿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9-2022年)》等文件编制。
三、《方案》编制的过程
为做好《方案》编制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分析研究,力求目标明确、数据精准、举措切实。6月11日《方案》初稿形成后,先后呈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审阅。6月18日将《方案》印发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9家成员单位和各县区政府征求意见,共征求意见19条,其中市直部门4条全部采纳,县区15条采纳14条。灵璧县建议因《方案》中已有专门陈述,未予采纳。《方案》经多次修改完善后,于7月5日至9日在市农业农村局门户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未收到反馈意见。7月15日、20日分别通过公平竞争审查和合法性审查,最终形成《送审稿》。7月8日,《方案》经市政府第6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8月4日,《方案》以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印发实施。
四、《方案》内容解读
《方案》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主要目标、发展布局、重点任务、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指导思想。主要内容为:紧抓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机遇,以全产业链打造为核心,发挥“两区一园”示范作用,大力开展“双招双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面向长三角的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发展原则。即“四个坚持”,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坚持市场主导,突出资本力量;坚持全链打造,实现融合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发展。
第三部分,主要目标。即实现“四个目标”,一是粮食生产能力实现新突破,二是农产品加工水平实现新提升,三是三产融合发展实现新进展,四是产业集聚升级实现新跨越。
第四部分,发展布局。主要内容为: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围绕粮食、畜牧、果蔬、板材“四大支柱”产业,以全市64个乡镇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格局。加快建设以埇灵泗粮油主产片区、萧砀优质果林发展片区为依托的宿州现代农业发展区,重点发展专用小麦、玉米、大豆等粮油作物以及酥梨、黄桃、葡萄、西瓜等特色果蔬,打造全国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全国重要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粮食生产核心区、生态农业发展基地、绿色有机果蔬生产基地和特色种养集聚发展基地,加快形成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化生产格局。
第五部分,重点任务。主要内容为:实施七大工程,粮食安全保障工程、种业提升工程、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工程、农业新业态拓展工程、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工程、农产品品牌创建工程和农业绿色增效工程。
第六部分,实施路径。即“五大路径”,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经营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
第七部分,保障措施。主要内容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推进、加大“双招双引”和强化监督考核。
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方案》编制工作圆满完成。《方案》的出台,为我市促进抓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政策依据,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发展思路。下一步,我们将牵头抓好《方案》的实施,工作进展情况也将适时向社会发布。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三农”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建议。我们将更加主动地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积极向社会解读“三农”领域的规范性文件,发布“三农”工作进展和成果,努力开创全市“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王局长的情况介绍,下面是记者答问环节,请记者朋友在提问时先通报所在的新闻单位。
记者:你好,《宿州市农业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中提出了“四个目标”,可以展开解读一下吗?
答:《宿州市农业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的工作目标可以概括为这“四个目标”。一是粮食生产能力实现新突破。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粮食总产稳定在465万吨,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20万亩,蔬菜总产量350万吨,肉蛋奶总产量100万吨,水果总产量250万吨,建成长三角地区粮食生产重要产区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高产、高品质产区。二是农产品加工水平实现新提升。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力争到2025年,培育25个产值过5亿、10个产值过10亿、5个产值过20亿、3个产值过30亿元的重点龙头和领军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三是三产融合发展实现新进展。构建完善的线上、线下销售网络体系,储藏保鲜和运输配送能力进一步提升,产、储、销比进一步优化,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全面打响。到2025年,全市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超过200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各类经营主体达到350个以上,年均接待乡村旅游游客达到1000万人次,带动农户数达到15000户。四是产业集聚升级实现新跨越。到2025年,培育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10个,产值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5个,产值超10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类、加工类、供应类示范基地40个。
记者:你好,《宿州市农业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中提出实施“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工程”,请问具体工作措施是什么?
答:主要分3个层次,采取3项措施。一是支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围绕粮食、果蔬、畜牧、板材等重点产业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扶持政策,引导各地在农产品优势产区集中连片建设一批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引进加工、储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运销等先进技术装备,全面提升农产品初加工水平。二是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抓好小麦、大豆、玉米、酥梨、胡萝卜、葡萄、金丝绞瓜以及芦笋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引进和培育一批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品牌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特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创建,到2025年,每个县区至少重点培育一个优势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根据市场和消费升级需求,加强与健康、养生、养老、旅游等产业融合对接,积极开发营养健康的功能性产品。三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引进一批沪苏浙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共建一批全国领先的农产品加工联合体、农产品加工区,加速在酥梨、烧鸡、黄桃、山芋等领域打造若干全国同行业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建设一批农产品专业村镇,着力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到2025年,面向沪苏浙地区的农副食品和加工品年销售额达到500亿元以上。
主持人:谢谢各位记者的提问,感谢王局长、杨科长的情况介绍和互动交流。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