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治超工作完成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单位:宿州市交通运输局、宿州市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0-07-14 16:47
2020年上半年治超工作完成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

参会媒体:拂晓报、市广播电视台、宿州发布、宿州发布网、宿州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0年7月14日

发布地点:宿州市交通运输局会议室

发布单位:宿州市交通运输局、宿州市委宣传部

发布摘要:宿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上半年全市治超工作完成情况和开展的主要工作。

发布会图片

left right

发布会视频

发布会详情

发布人:宿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陈凤军

发布实录: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上午好!十分荣幸的邀请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向各位媒体朋友们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欢迎!下面,我将2020年上半年全市治超工作完成情况和开展的主要工作向大家简要介绍如下:

一、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宿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和部、省等治超新政要求,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推进联合治超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已查处超限超载货运车辆472辆,其中车货总重超过75吨或车货总重超过规定标准100%的车辆90辆,“百吨王”8辆,卸载货物1.04万吨,查处非法改装车辆116辆。严格落实“一超四罚”,查处货源单位14户次,责令道路运输企业停业整顿8户次,吊销从业资格证86本,吊销车辆营运证62本。公安交警部门记分3822分。非现场执法处罚191起,罚款85.4万元。普通公路超限超载率和超限车辆出场率均控制在1%以下。全市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车托”带车、“黄牛”盯梢和暴力抗法等违法行为猖獗的问题得到根本治理。在具体工作中,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顶层设计助推动。知态势、明使命、争作为,宿州治超行动重拳出击,雷厉风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治超工作非常重视,思想高度统一,态度十分坚决,多次到治超一线调研指导工作,并反复要求“铁腕治超,让尘土和危险远离市民”。严格落实《安徽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和部、省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积极部署,落实责任,形成了政府主抓、部门合作、区域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为治超工作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强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二)联合治超重实效。

一是加强定点联合执法。结合实际,按照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原则,目前已有4个超限检测站和3个公路稽查站实行公路管理机构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驻站“肩并肩”式联合执法,2个超限检测站实行公安交警到站“前后协同”式联合执法,由公路管理机构负责检测车辆装载情况并监督消除违法行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单独实施处罚和记分,统一执法标准,明确各自职责,细化工作流程,充分发挥超限检测站治超主体作用。

二是积极开展区域联动治超。认真落实《苏鲁豫皖四省十市区域治超合作协议》,多次与江苏省徐州市、河南省永城市等开展省际交界区域联动治超,与淮北市开展市际交界区域联动治超,组织埇桥区、灵璧县、泗县、萧县、砀山县开展县际交界区域联动治超,突出省际、市际、县际交界的盲点区域,有效打击了违法超限超载行为。

三是扎实开展流动治超、农村公路治超。各县(区)组建了由公安、交通等多部门组成的路警联合流动执法队伍,依托固定治超站,突出重点区域、重要路段开展多部门联合的流动治超,建立流动治超监控网络。已先后开展春季联合治超专项行动、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领域涉黑涉恶涉乱问题综合治理等。各县(区)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开展了农村公路治超专项行动,建立常态化治理机制,保障农村公路畅通安全运营。

四是深入推进高速公路治超。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由交通、公安部门及高速公路经营单位组成的“一路三方”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对治超形势的分析研判,研究制定工作措施,齐心协力抓好高速公路治超工作。安排有关治超站和县区联合治超队伍进驻高速公路收费站,对不听劝阻、扰乱交通秩序或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车辆,协助高速公路交警、路政部门依法查处。

(三)源头治超重监管。

一是把住货运源头。16家重点货源单位列入重点监管范围,对具备生产条件的3家建筑石料生产企业的货车进场、装载视频和称重数据信息,接入全省联网治超综合监管平台,从源头管控车辆超载行为。

二是加强源头监管。按照“动态监管、一站多点”的管理模式,目前已建成源头监管站5个。采取驻站监管和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重点货源单位的监管,针对重点货源单位、重点路段,有针对性地开展联合专项整治。市治超办协调指导县(区)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从源头遏制超限超载装载的行为。

(四)科技治超创佳绩。

一是全市已有28个治超站点的数据和276个监控图像实时向省、市信息中心上传,实现省、市、县、站点“三级中心四级平台”全省联网治超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发挥治超信息平台的预警、指挥作用。

二是利用已建成的15个非现场执法卡点,通过执法人员上门送执法文书、运管部门技术锁定车辆信息、抄告给公安交警部门录入交警集成指挥平台等方式,积极开展非现场执法处罚工作。

三是为有效解决非现场执法中超限车辆遮挡号牌的难题,在市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指挥中心建设全市指挥调度与遮挡号牌车辆识别系统项目,并与市交警支队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充分发挥遮挡号牌车辆反向跟踪、黑名单车辆自动预警、遮挡号牌车辆车脸识别、移动稽查APP等功能,有效识别遮挡号牌车辆,实现全市范围内超限车辆实时预警、指挥调度、车辆定位以及遮挡号牌车辆车脸识别等,完善宿州市级联网治超信息平台系统功能,实现全市治超“一张网”。

(五)“一超四罚”严惩戒。各县(区)运用县级联网治超信息平台,一个月集中进行一次后续处理,严格落实“一超四罚”,对违法货运车辆、货运车辆驾驶人、道路运输企业和货运场所经营者依法吊销相关证件或责令停业整顿,并在《拂晓报》上进行公告。严格落实“黑名单”制度,做好严重违法失信超限超载运输行为和相关责任主体信息汇总、报送工作,依法依规实施失信联合惩戒。每季度进行一次专项督查,确保“一超四罚”落实到位。

(六)内强素质严问责。持续加强基层执法单位规范化管理工作,不断强化执法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和廉政教育,层层落实党风廉政责任,严格落实“十不准”工作纪律,有效提升队伍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排查“扫黑除恶”线索和整治乱罚款、乱收费、以罚代管、办理罚款“月票”、“年票”、与社会人员勾结放行违法超限超载车辆以及治超不作为等突出问题,坚决查处和严厉打击“车托”、“黄牛”和干扰治超执法等违法行为。建立健全执法工作责任倒查和追究制度,涉及治超乱作为和不作为的,一经核实,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追究当事人及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继续开展路警联合治超常态化制度化基础工作。抓好定点联合执法、流动联合执法、高速公路入口联合执法、货运源头联合执法、联动管理和失信联合惩戒等常态化重点工作。

(二)大力推进治超信息化与非现场执法工作。按照年度规划,我市将在新S302桥区与灵璧县交界处、新S303桥区与灵璧县交界处、新S306桥区与灵璧县交界处、G343桥区与灵璧县交界处等建设动态检测监控卡点,进一步完善我市主城区周边重要路段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工作,逐步实现“人力治超”向“科技治超”的转变。

(三)抓好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三项制度”的有效实施,完善执法程序。加强执法队伍“四基四化”建设,严格规范执法队伍管理,加强执法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规范化水平。